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政要闻

通心筑梦,通力护未 全方位绘就通城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的“新画卷”

来源: 南通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2-06-27 字体:[ ]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南通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理念,着力落实兜底保障,健全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制机制,致力打造与全市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坚持系统思维,描摹“一体化”发展路径

强化组织领导。南通市将儿童福利与保护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系统思维,进一步建立健全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35个成员单位参与的市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未保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明确了职责分工,形成各司其职、统筹协同的工作推力。2022年各成员单位汇聚合力,梳理形成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度。

建立协调机制。10个县(市、区)均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其中海门区未保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如皋市未保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其余地区均由副市长担任未保领导小组组长。县(市、区)、乡镇均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稳定、发展等工作任务同步推进。在各级未保领导小组的组织推进下,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进一步深化,打通部门信息壁垒,完善未成年人各类保障政策措施,定期研究推动解决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突出问题,进一步畅通困境未成年人的发现、沟通、保护机制。如皋、海门、苏锡通积极探索对基层儿童工作者提供相应的资金补贴,从实处建立起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工作体系。

图片1.png

开展示范创建。海门区大力弘扬张謇开拓创新精神和社会公益理念,制定《海门区“十四五”儿童发展规划》,系统谋划未成年人保护新模式、新目标,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为重点,全力打造“‘未’你成长、‘护’你同行”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加强政策创制,设立未保专项经费,一体推进党建引领、政策宣传、资源整合、解困帮扶、法治保障,系统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

坚持兜底保障,雕琢“精准化”排查技艺

精准排查常态长效。建立和完善以“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为核心的常态化“主动发现”机制。加快与公安、检察院、教育局、司法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强化数据信息比对,完善动态预警监测机制。持续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定期组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开展业务培训,鼓励各地发放补贴,激励儿童工作者提升能力和待遇。上半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部署,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病重残儿童、留守儿童采取拉网式排查,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图片2.png

分类保障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按月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病重残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建立孤儿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每年7月1日动态提标。目前,全市孤儿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2760元,分散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2070元。鼓励各地区适度拓展保障内容和保障标准,2022年为困境儿童购买医疗补充险“低补保”。截止五月份,全市已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病重残儿童约4138人,共计发放基本生活补贴约2837.95万元。

探索解决认定难点。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中父母失联司法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痛点问题,多次联合司法、公安、财政等部门开展调研会商,研究制定相关文件,细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一事一议”方法,切实履行民政职责,呵护儿童的健康成长。江苏卫视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大型融媒体政策解读电视栏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就南通这项创新政策进行了宣传。

坚持关爱为本,绘就“多元化”护航画卷

打造关爱服务主阵地。南通市建成18家省级示范儿童“关爱之家”,制定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之家”建设运营规范》地方标准。通过发挥儿童“关爱之家”的磁场效应和影响力,带动影响全市48家儿童关爱组织积极参与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累计开展活动3000余次,累计服务困境(留守)儿童3万人次。不断壮大基层儿童服务力量,积极引导慈善资源、志愿者、教师、社工、网格员、“五老”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关爱服务项目。积极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市福利院与市妇幼保健院、星辰康复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设立了康教点。努力推进市福利院与特教学校联合建成特教办学点,进一步增强专业服务功能,提升养治康教服务水平。

图片3.png

倾力打造关爱品牌。依托未保中心、未保工作站(儿童“关爱之家”)等关爱服务主阵地,着力打造关爱服务特色品牌。联合慈善会常态化开展“爱心护蕾”和“微心愿”活动;发挥市未保中心的阵地作用,开展了七届“爱出发”夏令营活动,累计参与4000人次,逐步实现由单纯的物质生活帮扶向物质和精神关爱帮扶并重。连续3年开展“成长守护伞”关爱困境儿童医疗健康公益计划,投入100万元为重病儿童提供资金支持,单笔最高资助额达12万元。着重打造“童伴家长”关爱帮扶项目、“童心圆”帮扶行动,持续关注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连续开展五届“向日葵”困境儿童家庭小书房建设项目,5年来累计181名困境儿童拥有干净整洁的小书房。开展爱润青苗、心晴计划等心理关爱项目,聘请专业心理咨询机构通过个案开展、危机干预、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困境儿童及家庭成员化解心结。

建立个性化帮扶机制。通过引入专业社工组织,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提供以案主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的需求评估、危机处置、心理干预、亲职辅导、政策指引、福利链接、学业辅导、职业规划等系统的、长期的个性化专业服务,针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帮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形成“1+1+1”结对帮扶机制,全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部门联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个案会商机制,个性化处置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积极参加省“聚焦困境,童行未来”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优秀案例评选,南通选送的案例获省一二三等奖各一篇。

图片4.png

通心筑梦,通力护未。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一阶段,我们将始终聚焦困境、留守未成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积极联动各部门,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合力守护南通的未来和希望,向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