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慈善总会,因为你们,我爱人才能一直保住性命……”接到市慈善总会的回访电话后,尿毒症患者戴阿姨的爱人激动地说。家住新城东苑的戴阿姨2012年突患尿毒症,为治病花掉了20多万元,不仅花光了家中的全部积蓄,还欠下了外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差一点就要垮掉。最煎熬的是戴阿姨出院后每周还要做两次血液透析,家里实在拿不出这笔钱。就在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市慈善总会于2013年4月份启动了“困难家庭尿毒症患者慈善救助项目”,从那时起,戴阿姨的透析费用个人自付部分全部由慈善总会进行补助,即使后来因为病情需要,透析变成一周三次,一家人也再没有为费用发愁,戴阿姨也因为能够长期坚持透析而保持着较好的疗效,现在在家里还能帮着带带孙女,做一点轻微的家务活儿。10年来,戴阿姨获得的慈善补助累计达到4万余元。
“多亏了慈善总会的持续救助,我每个季度都能准时收到救助金,给我们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谢谢你们……”项目回访中,家住海韵花园的蔡女士感激地说。2012年,蔡女士被确诊为尿毒症,需要依靠长期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患病后,蔡女士失去劳动能力,在家休养。丈夫杨先生在工地打零工,年收入不足万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3年,市慈善总会“困难家庭尿毒症患者慈善救助项目”将她纳入救助范围,开展长期救助,有效缓解其经济压力。
“别看这两年每次的自付费用就几十块,”家住南通港的邵女士为我们算了一笔账,“我每周要做3次透析,积少成多,每年也能帮我减免几千元的费用,这对于我们这些收入不高的人,无异于雪中送炭。”邵女士患尿毒症11年,离异后一人独居,依靠低保金生活,定期的透析治疗对她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慈善补助,让她心里暖洋洋。
“慢性尿毒症病人需要定期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长期的治疗花费使尿毒症患者家庭不堪重负,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点人群。为了帮助他们缓解经济压力,2013年,市慈善总会启动了困难家庭尿毒症患者慈善救助项目,对崇川区、开发区低保及低收入家庭中的尿毒症患者,实施透析费用慈善补助,即救助对象的血液透析费用,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补助、民政大病补贴后的个人自付部分由市、区慈善会全额承担,救助对象实现透析费用零支付。项目实施十年来,累计发放慈善救助金568.3万元,惠及困难尿毒症患者4850多人次,得到了困难尿毒症患者的一致好评。”市民政局副局长、市慈善总会(社会捐助工作中心)党支部“第一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华介绍,“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患者个人自付的透析费用整体逐年减少,主要得益于南通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这是令人欣喜的变化。慈善工作历年是政府社会救助的补充,今后,市慈善总会将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更加聚焦困难群众需求,引导社会力量,汇聚慈善资源,推动慈善救助更加精细化、精准化,进一步发挥好慈善在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