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2023年南通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在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闭幕。为期2天的赛程中,共有来自各县市区的10支队伍70名选手角逐各赛项冠亚季军。最终,来自南通市紫琅医院张燕等6名选手获得一等奖。
此次大赛由市民政局、市医疗保障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承办。本次竞赛为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分机构护理组和居家照护组两个组别。竞赛内容以《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三级/高级工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重点考核养老护理员针对老年人身体、精神状况提供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心理支持等服务的实操能力。
“牛奶奶,您昨晚睡得香不香?今天早上胃口怎么样?我来给您做个口腔清洁,等会儿咱们再把降血压的药吃了……”在12日考察实操能力的比赛现场,机构护理组的选手们正在为由工作人员扮演的老人进行日常的生活照护,言语沟通、护理技能、操作规范等一举一动都在考核范围之内。
“今年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养老护理技能竞赛,和上次相比操作明显熟练不少,不过作为第一个进场比赛的选手,还是非常紧张,这也导致第一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上存在不足,有些遗憾。”来自南通银城康养护理院的沈浩宇今年26岁,是70名选手中唯一一名男性护理员,在此次竞赛中他获得了机构护理组三等奖的好成绩。谈及从事养老护理行业的初衷,沈浩宇表示,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大环境下,养老行业需要更多的年轻力量和新鲜血液,希望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可以为老年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了更直观展示本届竞赛成果,体现南通养老护理员竞技风采,比赛还设置了实操展示及专家点评环节。6位在本届机构护理组和居家照护组实操竞赛各模块操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选手进行展示,向大家示范了为老人更换床单、协助老人服药、使用手杖协助老年人转移等方面的操作。“这次竞赛选手们的表现让人惊喜!”南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郭瑜洁作为本届竞赛的裁判长作出了这样评价,“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员,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更要有人文关怀,在比赛过程中我们看到大部分选手都能做到和‘老人’亲切沟通,用耐心、细心、爱心服务‘老人’。”
“养老的核心是服务,服务的关键是人才。作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养老护理员队伍的培养发展对于破解当前养老服务发展瓶颈和提升养老服务整体水平至关重要。”市民政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吴明华表示,此次全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不仅展现出一线养老护理员的工匠精神和动人风采,也能够推动实操互鉴、展学相长,激励养老技能人才加快成长。
据了解,此次获得一等奖的选手,将被授予“南通市技术能手”称号;机构护理组第四、第五名获奖选手、居家照护组第四名获奖选手,将被授予“南通市五一创新能手”称号;机构护理组第一、第二名,居家照护组第一名的女性参赛选手将被授予“南通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以上荣誉和称号将在各部门的后续评选中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