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11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南通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10-16 10:06 累计次数: 字体:[ ]

丁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提案反映了现阶段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和突出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吸收。经商市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南通是全国、全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七普”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772.6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231.87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30.01%。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市抢抓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医养结合试点、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及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等机遇,在顶层设计、基础建设、功能发挥和服务成效上均取得重大进展,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快形成。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机构293家、总床位5.75万张,基本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高、中、低档相配套,医、养、康、护功能齐全,公办、社会投资兴办、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并行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2020、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在民政部、财政部组织的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综合评估中获评优秀地区。创新“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公共服务质量养老服务领域满意度测评结果位居全国第四。

一、关于完善政策体系的建议。坚持以满足失能照护需求为基本养老服务核心,在全国率先破解养老照护难题,创新推行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始终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通过不断创新手段,全面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人本化管理服务。结合失能人员居家为主的照护环境,我市长护险享受居家待遇的失能人员除按8-15元/天享受家庭照护服务费外,还可以享受每周2—3次居家上门服务。目前共有13款服务套餐33项服务项目,供失能人员根据自身需求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还可以根据失能等级享受每年8000元、6000元限额的辅助器具服务。对于入住定点照护机构的符合享受待遇标准的失能人员,按照失能等级可享受30-70元/天标准的补助。

二、关于加大投入力度的建议。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我市长期照护保险率先将保障职工和居民同步纳入保障范围,筹资标准从最初的定额筹集调整到动态增长机制,居家照护服务从上门照护拓展到辅助器具服务,待遇享受人群由初期的重度失能人员扩展至目前的中、重度失能人员,覆盖范围由市区试点延伸至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南通长期照护保险试点以来,享受长期照护保险待遇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不断增长。2023年,全市长期照护保险待遇享受人员中60周岁以上失能人员占总失能人员的87.3%。从享受待遇人数上看,2023年60周岁以上失能人员共计56215人,较2022年增长5370人,同比增幅10.56%。

三、关于培育专业人才的建议。一是加强政校合作。依托政校合作平台加强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养老护理人员技能培训。目前,全市11所技工院校中有6所院校已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常态化开展全日制学生教学。有针对性地将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等纳入技能人才培训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落实有关补贴政策,提升社会各界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二是强化在职培训。定期组织养老护理技能示范培训活动,充分发挥护理人才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发“互联网+培训”新模式,常态化开展养老服务行业管理人员的政策理论和实操培训。2022年、2023年,将“培训4500人次养老护理员”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予以重点推进。近三年,全市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1.5万人次,岗前培训率达到100%。三是重视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机构人员队伍建设考核体系,将服务机构培训制度落实、员工持证上岗等情况作为每年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机构信用等级、年终考核结果相挂钩。与市财政局、卫健委、人社局多部门联合推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事宜,进一步推广国家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证书覆盖面,建立持证上岗制度。目前,全市居家照护从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同时,为激发定点照护服务机构和照护服务人员提高技能的积极性,每年组织全市照护服务人员技能比武,鼓励定点照护服务机构通过组织不同层级的技能比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通过比武选拔优秀人才,在照护服务领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四、关于发展多元化服务的建议。一是引导社会投入。在全国率先出台《南通市区民办(营)养老机构贷款贴息办法》,积极利用财政贴息支持养老服务业的有效信贷投入,进一步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经营)养老服务机构。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土地规划、土地供应、财政投入、税费减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导性强、具体可行的保障措施,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创新“链式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养老机构向所在区域辐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将养老机构的社区居家服务规模、服务项目及服务质量等纳入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考核内容,按照养老机构评定等级,从低到高给予机构每人每月100~300元的运营补贴。目前,全市已有27家养老机构承接运营了47家(乡镇)街道日间照料中心,为706个社区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养老服务,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二是推动连锁化发展。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和服务企业依法设立分支机构,实现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对上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各类养老机构,符合基本照护保险服务机构准入条件的,按规定纳入照护保险协议管理范围。全市涌现出“阳光养老”“江苏华医大”等一批在业内有较大影响、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连锁化专业养老机构,先后培育江苏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4家,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的新兴力量。三是鼓励和支持公民等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2018年,出台城市独居老人探访服务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楼道长或社区干部等通过电话问候、上门探望等多种形式开展定期巡视探访,或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探访服务,切实保障城市独居老年人的权益。自2012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农村“一助一”关爱服务工作,根据农村空巢、高龄、失能老人的实际情况,开展邻里结对互助。老人有需求可随时取得联系并得到解决,政府每月给予服务人员一定的补贴,有效保障了农村生活困难的高龄失能、独居空巢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

五、关于加强宣传教育的建议。一方面,我市积极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并将其列入民生实事项目予以推进,督促指导各地民政部门围绕失能老人基础生活照料护理技能、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技巧及突发疾病、意外急救技巧等内容开展相关培训,提升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技能水平,缓解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压力,提高失能失智老人居家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我市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融媒体等宣传渠道,全面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养老事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大力宣传报道养老服务新举措、新进展、新典型,扩大养老服务事业的社会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支持这项事业。

六、关于建立健全评估机制的建议。我市积极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科学确定老人服务类型、照料护理等级和养老服务补贴领取资格,更好掌握老年人养老需求、精准制定服务项目。2023年11月,我市发布《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服务规范》南通地方标准,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让服务标准有章可循。对养护机构、服务机构,每年根据其上一年度的考核情况续签服务协议,落实定点机构诚信服务信用等级管理办法,加强对服务机构的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动态调整。同时,严格规定服务流程及服务标准,明确违规责任,经办机构不定期开展回访,通过电话、入户、专项检查等多元化稽核手段,加大第三方监管力度,规范服务市场,确保服务质量。下一步,我市将全力推进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专业、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评估制度及标准,统一全市护理等级划分。

七、关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建议。近年来,我市聚焦国内外长期护理制度保障水平及发展趋势,围绕我市长护险制度建设、筹资可持续发展、长护险服务项目供给现状及优化研究、数字化建设、人才建设等问题积极参加交流研讨活动。下一步,我市将根据您有关“借鉴国际上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南通市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和改进”的意见建议,注重汲取多方经验继续搭建长护险服务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国家、地区长护险试点经验及产业发展经验和成果,不断促进我市长期护理险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八、关于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议。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全市标准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103个镇(街道)全部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936个城乡社区全部建立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加快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累计建成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0个、农村乡镇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2个、嵌入式社区长者驿家35个。

九、关于建立信息平台的建议。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建立“通城养老”综合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和老年人信息呼叫及应急服务平台,汇聚线上线下资源,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为全市两百多万老年人提供“点菜式”便捷养老服务。引导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安全看护、健康管理、紧急救援、亲情关怀等形式多样的远程服务,打造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十、关于推进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的建议。整合民政、卫健、医保等部门资源,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整合建设,将专业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整合建设,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和基本照护保险管理范围。推动床位数10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建立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全市共建成二级以上老年病医院5家,专业养老护理院50家,社区护理站52家,98家养老机构内设了医疗机构,293家养老机构就近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养老服务是一项复杂性系统化的社会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推进。今后,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欢迎您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通市民政局

202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