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43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南通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10-16 10:25 累计次数: 字体:[ ]

黄燕霞、杨耀德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养老服务的关注和关爱,并提出了具体、中肯的建议,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推进和落实中认真予以采纳。经商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正如你们在提案中提及的,南通是家喻户晓的长寿之乡,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256.1万,占比34.6%。近年来,我市先后抢抓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医养结合试点、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及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等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在完善政策制度、推进设施建设、强化兜底保障上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扩面、增量、提质、增效,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事业产业相协同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323处,配置养老床位9.2万张。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在民政部、财政部组织的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综合评估中获评优秀地区。创新“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公共服务质量养老服务领域满意度测评结果位居全国第四。

一、关于突出经济保障的建议。一是建立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制度。针对特困老年人,坚持以满足生活安全需要为基本养老服务底线,建立特困人员供养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和分散供养关爱照料制度,全市1.9万名特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政府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创新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针对失能失智老年人,坚持以满足失能照护需求为基本养老服务核心,在全国率先破解养老照护难题,创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覆盖全市城乡所有居民,有效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养老照护服务刚需。全市累计享受照护保险待遇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达到5.16万人。三是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针对高龄及经济困难老年人群,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动态调整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及时调整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和老年人高龄津贴覆盖范围和标准,除特困、低保、低收入、重点优抚、重度失能等老年人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普惠扩面至80周岁以上所有老年人,有效保障高龄及经济困难的特殊老年人群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四是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建立起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慈善医疗救助、医疗互助等其他险种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住院报销待遇不断提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大病患者高额医疗费用进一步予以保障。医疗救助夯实托底保障,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各类救助对象实施分类资助参保和救助,对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保障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给予救助,夯实托底保障。

二、关于建设好农村养老院和敬老院的建议。在农村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县一级,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建成2~3所失能供养机构,目前全市6个涉农县(市、区)已累计建成17家县级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机构,有效满足县域范围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长期照护刚性需求;在乡镇层面,重点推动农村敬老院的转型升级,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市农村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2个,覆盖率100%,全部具备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全托服务、中央厨房、技能培训及业务指导等功能,作为枢纽辐射所在乡镇;在村一级,重点打造互助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市城乡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1944家、示范性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90个,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服务、文化娱乐、健康指导、关爱探访等服务。此外,在养老志愿服务方面,加快推进“慈善之城”建设,扶持发展各类为老服务志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小学学生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支持老年群众组织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活动。探索建立健康老人参与志愿互助服务的工作机制,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服务。鼓励探索推广“志愿型”“储蓄型”及“市场型”相结合的互助养老模式。目前,全市共有300多支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为老助老志愿服务。你们提出的推广更多爱心食堂的建议,与目前全市大力推进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目标不谋而合,我们将积极吸纳到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关于增设更多老年专科门诊的建议。近年来,我市聚焦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着力构建包含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一是老年友善医疗服务全面开展。启动实施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推动医疗机构从文化、管理、服务、环境等方面参与建设,不断改进老年人就医环境,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切实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提升老年人就医满意度。目前,全市共有197家医疗机构获评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二是老年医疗多病共治能力不断提升。全面推进老年医学科建设,指导医疗机构组建老年医疗多学科团队,推广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症管理、安宁疗护等老年医疗技术,建立了多病共治的老年医疗服务模式,最大程度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功能状态。目前,全市老年病医院5家、护理院50家,88%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开设了老年医学科。三是社区和居家医疗服务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重点服务对象,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预约和转诊、用药指导、中医“治未病”等服务。全市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620万个,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74.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9.41%。积极开展省级“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全市已开设384 张家庭病床,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享受医疗服务。

四、关于推广普及“平安钟”的建议。近年来,我市聚焦空巢独居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完善体制机制,整合服务资源,让空巢独居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一是持续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工作。不断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机制,建立日常上门探访问候、定期线上电话巡访、重点时段主动关爱等工作制度,严格落实每周至少1次线下上门探访和每周至少2次线上电话关爱服务,并将全市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全部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一助一”关爱服务制度和城市独居老人探访服务制度。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农村“一助一”关爱服务工作,以保障农村经济困难独居空巢、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为重点,开展邻里结对互助,增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安全监护、权益维护等基本服务。2018年,出台城市独居老人探访服务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楼道长或社区干部等通过电话问候、上门探望等多种形式开展定期巡视探访,或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探访服务。目前,我市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空巢独居等特殊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全面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建立老年人信息呼叫及应急服务平台(虚拟养老院),老年人或其家人均可拨打服务热线寻求应急服务,目前全市各地均已建成。四是大力推进适老化改造。在实施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中,注重结合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配置应用手势控制、语音控制等简便操作的智能应用设备,积极推广安装人体感应探测、燃气泄漏报警、一键呼叫等智能化应急保障设备,有效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舒适性。

近期,市民政局正牵头起草《南通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充分吸纳了您两位关于加强老年人经济保障、发展互助养老、推广爱心食堂、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养老产业、增设更多老年专科门诊等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全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欢迎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通市民政局

202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