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05 15:45 累计次数: 字体:[ ]

龚海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及的,南通是全国、全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230.97万人,占总人口30.29%,总体呈现规模大、发展快、空巢多、高龄化趋势明显等特点。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近年来,我市抢抓养老服务业发展机遇,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及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创建为契机,突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夯实基础建设、规范服务管理,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南通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服务总体水平处在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242家,养老床位超7万张,床位总量全省第二。社区居家养老四级服务网络全覆盖,设施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有效保障,在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绩效考核中等级优秀、位列全国第二。

一、关于“继续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建议。在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方面,我市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事业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本行政区域老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等因素,科学建立经费调整机制。财政资金要优先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护理型养老机构、护理院、职业培训等养老服务短缺领域倾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各级要确保福利彩票公益金50%以上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从2015年至今,市级财政累计投入4.79亿元,投入资金额度逐年稳步增长,撬动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34.73亿元以上,全部用于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下一步,我局将主动对接市财政局等职能部门,积极吸收您的建议,充分利用规划、财政、投资、项目、法规等调控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经费投入,同时,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使用方式,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做到精准投入、精准补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关于“改变传统养老模式,着力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养老保障”的建议。针对绝大多数老人更愿意在家就近养老的现实情况,近年来我市注重突出社区居家养老的基础性地位,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出台“1+6”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配套政策,全面推动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探索构建具有南通特色的“养老机构+社区+居家”的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开展老年人基本情况筛查摸底工作,建立基础数据库。制定老年服务需求评估、“5+X”养老服务清单和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估制度,实现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精准对接。鼓励利用社区闲置用房,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长者驿家,让老年人入住家门口的养老机构,离家不离村。目前港闸区高店社区、新华社区长者驿家已建成投入使用,新园社区、费桥社区长者驿家即将投入使用。我局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明确让养老机构向社区延伸服务,鼓励养老机构承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护理站的运营管理,利用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食堂、沐浴间、康复护理设施设备等,提供居家助餐、助浴、康复护理、喘息服务等。目前,我市已在崇川区、港闸区、如皋市开始了养老机构承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三、关于“关注农村养老体制建设,继续深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切实履行政府托底职责。建立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关爱照料制度,每年严格按照苏中地区不低于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确定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目前全市21337名“五保”对象全部纳入政府供养,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农村“一助一”关爱服务制度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农村选择有责任心且热心助老的邻居、村(居)干部一一结对,有效解决农村特殊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农村困难老年人关爱体系初步构建,较好守住了民生底线。农村敬老院转型发展,全市91家农村敬老院在满足辖区五保老人需求的前提下,盘活闲置床位,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向周边有服务需求的社会老人提供托养寄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逐步将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截止目前,全市已有84家农村敬老院对社会老人开放,转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四、关于“加强专业人员培养,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的建议。我市高度重视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将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南通市科技人员进修学院纳入省级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定点机构,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88.51%。与此同时,我市近几年积极引导在通高校从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大力培养养老产业人才:一是引导南通大学扩大康复治疗学专业招生和培养规模,提高预防保健课程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的占比和学分,提升学生在老年护理、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二是依托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增加护理专业家庭医生、心理辅导等课程,不断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养老、护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三是引导高职院校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增加老年心理辅导案例,引导学生笃守“尊老、爱老、护老”的信念,提升关心、疏导、开导老人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相应的专业能力水平。2016年,市财政出台《关于完善市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通财社〔2016〕91号),对市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加大奖补力度,建立健全政府出资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培训制度,对市区养老机构招录的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学、老年护理学、护理院管理与运营等为老服务专业人才,除继续落实高效毕业生相关就业政策外,继续实行护理员获证奖励、养老机构服务岗位补贴。此外,我市已出台政策鼓励医务人员从事老年医疗护理工作,明确养老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科研评奖等方面享受同级医疗机构待遇。

养老服务是一项复杂性系统化的社会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推进。今后,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总结经验,大胆探索,扎实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融合、“互联网+养老”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欢迎您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通市民政局

20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