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农村地区养老各项投入的建议的提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05 09:16 累计次数: 字体:[ ]

袁海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地区养老各项投入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宣传力度的建议。社会化养老既是传统家庭养老的主要补充形势,也是现代社会普遍推行的养老方式,尤其对双方都有工作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子女在外地工作的家庭来说,社会化养老能使老人在生活上得到更好的照料、在精神上得到慰藉,有效缓解社会负担、家庭压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为促进传统养老观念向新型养老观念转变,我局组织县(市)区民政部门,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融媒体等宣传渠道,全面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养老事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广泛开展“银龄风采进社区”等各种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重点是针对广大老年人群和青少年群体,引导他们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逐步树立新的养老敬老孝老观念,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做好社区居家老人的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观念和消极的消费观念,增进老年人对社会养老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和偏见,乐于接受社会养老服务。

二、关于加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范围的建议。农村居家养老是现阶段一个普遍性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市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作了以下尝试。一是健全农村“一助一”关爱服务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农村选择有责任心且热心助老的邻居、村(居)干部,与生活困难的空巢、独居、高龄老年人以及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一一结对,每天上门探望,有效解决农村特殊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较好守住了民生底线。二是依托养老机构开展服务。全市农村敬老院全部对外拓展延伸服务范围,引入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为农村居家老人提供临时托养、社区康复、助餐、助浴等养老服务。此外,稳步推进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建设,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离家不离村,村中享天伦”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全市农村“老年关爱之家”达110余家,养老床位达5000多张。三是四是扩大居家呼叫服务覆盖面。完善老年人信息呼叫及应急服务平台(虚拟养老院),将农村70周岁以上独居、8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全部纳入呼叫服务范围,努力满足其他社会老人的呼叫服务需求。

三、关于加大农村养老设施投入力度的建议。一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按照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养老服务配置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老年人的医护、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重点加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标准化建设。市政府已连续两年将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到2020年,每个村(社区)将设置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日托等服务,满足农村居家养老的需要。每个乡镇升级改造1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依托敬老院(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康复护理、助急助安等专业化的服务。二是农村敬老院转型发展。政府兜底的91家农村敬老院全部完成“三有、三能、六达标”升级改造工作,在保障五保对象供养的基础上,目前正在拓展社会寄养、日间照料、助餐助急等功能,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升级,不断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实施公建民营,推动农村敬老院体制机制转变,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2019年全市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占比达30%,到2020年达50%。三是加快农村医养融合发展。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与医疗康复相结合,推动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等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凡100张以上床位的农村敬老院原则上都要内设医务室,其它敬老院要依托周边医疗机构延伸医护服务。推进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建设,各地要通过改造闲置敬老院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设立1所主要收住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集中托养机构。鼓励乡镇卫生院将闲置医疗床位转型为养老护理床位,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增设老年护理院。推动医养融合向社区、家庭延伸,农村社区依托卫生服务站,探索建立养老护理站,开展康复护理服务。建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到2020年签约服务率达到95%以上。

农村养老是整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老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短板。今后,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欢迎您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通市民政局

2019-7-3